“缺芯”再度加剧新能源车“涨”声一片2022-3-20 编辑:采编部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 经过短暂的缓解后,全球汽车“缺芯”情况再度加剧。据AFS公布的数据,全球车企本周因芯片短缺计划减产量比之前的预估大幅增加42%。今年以来,全球汽车已累计减产92.95万辆,而此前的预估减产量仅为65.62万辆。 ...
经过短暂的缓解后,全球汽车“缺芯”情况再度加剧。据AFS公布的数据,全球车企本周因芯片短缺计划减产量比之前的预估大幅增加42%。今年以来,全球汽车已累计减产92.95万辆,而此前的预估减产量仅为65.62万辆。 与此同时,在电动汽车市场上,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价格的飙涨,也令各大车企倍感压力。3月以来,国内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近40款车型上调售价,涨价幅度从上千元至上万元不等。 经过短暂的缓解后,全球汽车“缺芯”情况再度加剧。根据汽车行业预测机构AutoForecast Solutions(AFS)公布的数据,全球车企本周因芯片短缺计划减产量比之前的预估大幅增加42%。 今年以来,全球汽车已累计减产92.95万辆,而此前的预估减产量仅为65.62万辆。上周,欧洲和亚洲的工厂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,据AFS估计,欧洲汽车工厂减产约11万辆,中国以外的亚洲工厂减产10.62万辆。 在亚洲市场,丰田汽车上周表示,因供应商零部件短缺,计划将日本本土4-6月的产量分别削减20%、10%、5%。日本今年受芯片短缺影响较大,据AFS统计,今年以来日本已减产约17.14万辆汽车,仅次于美国的20.58万辆。 与此同时,紧邻日本的韩国也被全球芯片短缺和疫情扩散打乱了生产计划。据韩国汽车业界消息,近日多款新车交付时间再次延期,现代汽车向韩国国内经销商发布的最新交付时间表显示,现代和起亚多款产品的交付时间延长了1-4个月。 有分析认为,本轮芯片短缺的原因为近期国际紧张局势导致的氖气供应短缺。据悉,氖气在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,据韩国媒体报道,目前占全球氖气总产量近半的两家乌克兰供应商均已中断生产。报道指出,氖气断供将令韩国车企采购芯片难上加难。与此同时,在电动汽车市场上,生产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价格飙涨,也让韩国电池企业倍感压力。 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锂、钴、镍等价格的飙涨传导至国内,也推高了新能源车企的生产成本。其中,锂盐价格日前突破50万元/吨,而一年前其价格仅为5万元/吨;镍的价格在过去一周也创下历史新高,期货市场中LME镍出现非理性暴涨,沪镍价格虽已调整,但仍处高位。 综上,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的增长,叠加补贴再退坡30%并于年底终止的政策因素,国内新能源车企纷纷开启涨价模式。据央视财经报道,3月以来,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近40款车型上调售价,涨价幅度从上千元至上万元不等。(中国经济网 陈梦宇/编译) 关键词: 本文为【广告】 文章出自:互联网,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您告知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 |
||
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,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 |